网站首页>黄页频道 > 正文

江津石蟆种桑养蚕 织出致富新“丝”路-新要闻

来源:视界网/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    2022-11-02 16:24:21

走进江津石蟆镇,大片“田园桑海”映入眼帘,青翠的桑叶,随风摇曳,长势喜人。近年来,石蟆镇引导农户种桑养蚕,促进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。

蚕桑养殖好 栽桑是首要


【资料图】

“长江入渝第一镇”石蟆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,种植桑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。

2019年初,为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,朱代金决定回到家乡石蟆种桑养蚕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,朱代金以“基地+企业+农户”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,成立了重庆金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建立了石蟆镇第一个种桑养蚕示范基地,示范带动村民群众种桑养蚕。

目前,该种桑基地扩大至近2000亩,蚕棚规模达到4000平方米。同时,该基地共吸纳务工人员300余人次,成功带动当地600多名村民从事种桑养蚕,帮助10户贫困户就业脱贫,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。

“既要绿水青山,也要金山银山”,石蟆镇通过种桑养蚕有效提升绿化覆盖,增加百姓收入。

蚕桑养殖好 技术是出路

为进一步提升产值,今年6月,朱代金到浙江、福建等地考察,投资100余万元建盖了蚕茧加工房。

“这个立体养蚕装置是我们几天几夜调试实验才得出来的,还申请了专利!”朱代金谈到用养殖升降装置实现了高密度养蚕,满脸自豪,“过去养蚕最多搭四层,现在能搭十多层,节约了场地、人力,而且还能搭建恒温水帘系统!”

朱代金发明的立体养蚕装置,创新之处在于用隔板一层层搭建而成,约10米高,采用滑轮装置,人可站在上面实现升降对“每层楼”的桑蚕进行管理。

朱代金革新了养蚕技术,实现了一年养18批次桑蚕,蚕茧产量超过8万公斤,产值达400万元,吸引了贵州、四川等地的同行们来考察调研。

桑蚕养殖好 打开“丝”路是关键

“拉丝成被”是一门传承了千余年的古老工艺。正所谓“一角拎起千丝被”,好的蚕丝被,丝胎莹白如玉,长丝网叠交错,拎起一丝,拉动千丝。

重庆金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厂房内,洁白的蚕丝铺展在台面上,两人合力拉开、铺展……如此反复,原本的蚕丝便变得蓬松、舒展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反复操作,一床三斤的蚕丝被才算初步成型。

今年6月,该公司引进了蚕丝加工设备,包括抽丝、蒸煮、漂洗、晾晒、制被等全程工艺,聘请专业技术师傅进行技术指导培训,对蚕茧进行独立加工,成功生产出了该镇第一条蚕丝被。

产业链条的完善也为当地群众增加了就业岗位,预计将吸纳务工人数20余人,每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。

“一床蚕丝被的价格一般在1600元至3000元不等。”朱代金介绍,该公司在关溪村蚕茧加工厂房项目已落地,未来将进一步帮助村民们增收致富。

目前,石蟆镇已形成种桑、养蚕、蚕丝加工、制作蚕丝被、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。下一步将逐步探索桑叶茶、桑葚酒、桑枝菌等产品,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。

关键词: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重庆新闻 拍案说法

公益资讯

+更多

云阳资讯

+更多
国有机床厂发展情况之“十八罗汉”机床厂的诞生
国有机床厂发展情况之“十八罗汉”机床厂的诞生
十八罗汉机床厂一览1 齐齐哈尔之一机床厂生产的立式机床质量过硬,被誉为共和国的当家装备"; 2000年改组为齐重数控,2007年被浙江天马收 [详细]